時間:2023-07-09|瀏覽:289
那這期咱們講比特幣是如何將被“挖”出來。
比特幣行業“挖礦”有別于傳統的采礦行業中的“挖礦”
至于如何采礦的,各位小伙伴可自行上網查看相關資料與視頻
在這里就不展開講述了。
畢竟,小編家里沒礦,不了解礦工如何采礦滴!
說到家里沒礦螞蟻礦池官網!
家里沒礦!
好傷心!
……
……
……
……
……
……
說到比特幣“挖礦”,就不得不聊一下“礦池”、“礦機”、“礦工”了,而這個要素正好也是傳統采礦的三大要求,簡單講是“資源”、“機械”、“人”。
礦池是什么?
在比特幣世界中,平均每10分鐘產出一個區塊,而每區塊包含50比特幣。目前1個區塊產出6.25個比特幣咯。
一個區塊的獎勵只可能被某個不知道是誰的幸運兒挖走,而挖到的概率與礦工投入的設備算力大小成正比。如果參與挖礦的人數達到一定規模且在全網處于很分散的狀態,那么在一個區塊普通人挖到比特幣的概率將無限接近于零。
……
……
……
真講,這就很尷尬了。
那怎么辦呢?
這個時候“礦池”就應運而生了。
由于比特幣全網運算水準呈指數級別不斷上漲,單個設備或少量算力已無法在比特幣全網獲得區塊獎勵。而這種全網運算水準提升到一定程度后,獲取區塊獎勵的概率將很低。因此一些在“bitcointalk”上的極客,開發出一種可以將全網少量算力合并聯合運作的方法,以應對比特幣全網運算水準的不斷上漲,從而提高獲得區塊獎勵的概率,而采用這種方式建立的網站便被稱作“礦池”(MiningPool)。
而在“礦池”中,不論投入的運算力多寡,只要是透過加入礦池來參與挖礦活動,不論最后結果是否有成功挖掘出區塊獎勵,皆可根據對礦池的貢獻度,來獲得少量比特幣獎勵。這種多人合作挖礦,獲得的比特幣獎勵也由多人根據貢獻度大小進行分享。
俗稱“多勞多得”
透過“礦池”參與挖礦,一方面提高了獲得區塊獎勵的概率,另一方面,根據參與挖礦的貢獻度,可獲得長期收益。
說完礦池就不得不講一下礦場了!
礦場
特比特的礦場與傳統采礦礦場是不一樣滴,比特幣的礦場是專門用于挖掘比特幣的工廠,里面布局了大量礦機與貨架,而礦機就整齊擺放在貨架上。
礦場內的核心是礦機,而礦機運行時會產生大量的熱量,消耗大量電能,因此礦場內一般都布局在電費相對較低的地區,并在內部安裝了散熱系統。
有了礦場,那肯定需要礦機了!
要不然怎么“挖礦”呢?
礦機
單講,“礦機”就是用于“挖礦”的電腦,與傳統采礦機不一樣的是。參與挖礦的用戶,用電腦下載軟件然后運行特定的算法,并伺服器進行通信。而“礦機”挖礦通常采用燒顯卡的方式,耗電量大。
這個才是真正的燃燒顯卡!
……
……
礦工
說道“礦工”,比特幣挖礦活動中的“礦工”,一是用戶自己,二是專業的運維人員,只是他們不像采礦行業的“礦工”一樣,需要下井采礦操作。
但是他們還是需要搬礦機,礦機上貨架等體力活,另一方面也需要監控所有礦場的比特幣礦機的運行情況,發現有不運行的機器,比如:機器待機了,軟件重啟下;機器高溫了,檢查下降溫設備情況;損壞設備及時返修等。這個才是他們日常主要的工作內容。
講到這里,致敬我們的礦工們,他們是比特幣全網的基層力量,他們忍受高溫,在常人無法理解的目光中,默默地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