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9|瀏覽:336
礦場主需要預付電費、機位費和保證金,才能在電站內搭建廠房。按照現行行情,礦場主一年可以收回投資。玩家投入超過400萬元建造礦場,并需要獲取3000臺礦機,一個月可以收益超過50萬元,一年可以收回成本。
礦機又被形容為候鳥,因為玩家們會隨著季節改變遷徙到不同的地區。在豐水期,礦機會遷回四川大渡河流域,利用水電資源進行挖礦。
在四川甘孜州康定市,政府對比特幣挖礦持不支持態度。該市已經成立工作組,對轄區內的礦場進行檢查,如果涉嫌違法搭建,將面臨處罰。
挖礦玩家選擇在四川找礦場,因為這里水電較多且便宜。他們被形容為“候鳥”,在南方豐水期時返回四川、云南等地。水電豐富的四川、云南進入冬季枯水期后,玩家們遷徙到新疆、內蒙古尋找火電廠。直到第二年5月,河水高漲時,他們又會回到四川。
為了節約成本,礦場主會尋找水電站,以便直接購電。大多數水電站位于深山峽谷,礦場主總能找到它們并達成直供電協議。這樣不僅電價更低,還省去了國家電網的“過網費”。
比特幣挖礦需要大量電能,挖出一個幣后,其中50%的收益用于支付電費。因此,能夠從電站直接購電將節約更多成本。水電站愿意與礦場合作,因為豐水期發電量過剩。
礦場主需要在電站內搭建廠房,可以進行招商。玩家需要預付電費、機位費和保證金。根據行情好壞,礦場主一年可以收回投資。有些礦場主并不守信用,不會按約定退還保證金。
比特幣挖礦被形容成“大數據項目”,這也是礦場主能順利落地的原因之一。礦場通常建在深山里,廠房采用鋼結構板房。
挖礦的人越來越多,全球70%的比特幣產自中國,而中國70%的礦場在四川。雖然中國關閉了比特幣交易平臺,但比特幣仍然持續產出。
礦場內的廠房通過變電站連接至水電站。廠房內有大量的礦機運行,工作人員把運行礦機的過程形象地稱為“挖礦”。投入3000臺礦機的成本超過400萬元,按照目前行情,一年可以收回成本。
雖然目前行情看漲,但挖礦行業仍然面臨停止的風險。比特幣被列入淘汰類產業,如果政策沒有變化,將視為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