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8|瀏覽:261
“2001年我第一次接觸網絡游戲,人物可以在里面互動一起打怪升級,邊挖坑邊互相文字交流,被人欺負了就呼叫朋友過來幫忙PK,非常新奇和好玩。2021年,沒想到20年過去了,這類游戲改名叫元宇宙,不同的是,不能打怪、PK,只能閑逛和用麥說話。”
12月27日,百度Create大會(百度AI開發者大會)以線上形式在自研元宇宙產品《希壤》中召開,在GameLook實測報道的評論區,有玩家如此說到。他最為不解的是,為什么游戲換個名字和概念,“就是不同東西”。
普通網友的真實聲音,揭開了互聯網企業過去一直忽視的問題:本質上表現形式并沒有那么新,甚至在品質和功能上尚未追平普通的MMO游戲產品。但元宇宙似乎又吃盡了新概念的紅利,和游戲具備完善的監管制度不同,元宇宙產品無需申請版號即可上線,似乎全無拘束。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并非如此。
國家級智庫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在報告《元宇宙與國家安全》中指出,當前,元宇宙應用體現最顯著的領域之一為在線游戲。由于元宇宙產業發展存在較大變數,因此相對追求商業利益的企業,政府對元宇宙的優先考慮事項是國家間競爭、本國國內政治,以及社會領域潛在風險造成的影響。
在報告看來,元宇宙對于國家安全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三個維度:技術霸權、技術安全、技術變革。考慮到涉及國家安全,報告認為元宇宙發展需要匹配必要的監督和引導。
問題是,元宇宙是新興事物,并沒有明確的礦機品牌法律條文或相關規定將其納入監管范疇。
根據我國的情況,新的政策法規的制定需要經歷擬定政策初稿、征集意見、修改完善、專家評估、審議通過等五個程序步驟。完善的程序確保了政策的合理性、科學性。
1)游戲版號
元宇宙產品如果與游戲產品在表現形式上沒有根本性的區別,那么應當按照游戲產品的管理方式進行審查和監管。這包括向版署申請游戲版號,并通過內容的事前審查確保科學性。
2)文網文、軟著、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元宇宙產品如果涉及文化性內容,則需要辦理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此外,著作權和互聯網出版許可證也需要申請。
3)網絡視聽節目許可證
如果元宇宙產品涉及線上活動、演出等,就需要具備網絡視聽節目許可證。這要求主辦方具備合法的許可證才能提供相關服務。
4)接入防沉迷系統、部署青少年模式
如同游戲和視頻平臺,元宇宙產品也應接入防沉迷系統,并要求用戶實名登陸。
5)區塊鏈備案
一些元宇宙產品涉及區塊鏈、NFT等技術,需要遵守相關規定并在備案系統中填報備案信息。
6)會展活動、演出活動
熱點: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