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7|瀏覽:262
專家表示,數字人民幣在應用商店開放下載意味著試點進程邁進了一大步,但要實現大規模普及仍需解決一系列問題。其中,推進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
數字人民幣(試點版)App是中國法定數字貨幣的官方服務平臺,為個人用戶提供開通與管理個人錢包、兌換與流通等服務。用戶只需使用手機號碼注冊后,即可使用數字人民幣(試點版)App進行線上、線下支付。開放個人數字人民幣錢包的運營機構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招商銀行、網商銀行(支付寶)、微眾銀行(微信支付)。
數字人民幣(試點版)App目前可以在各大應用商店下載,但注冊僅限于11個地區的用戶,包括深圳、蘇州、雄安、成都、上海、海南、長沙、西安、青島、大連及冬奧會場景(北京、張家口)。應用場景方面,目前數字人民幣(試點版)內包括京東、美團、餓了么等互聯網商家,并涵蓋順豐速運、網上國網等生活常用支付場景。
自深圳率先開展試點以來,我國數字人民幣推廣取得了顯著進展。據央行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0月22日,我國已開立數字人民幣個人錢包1.4億個、企業錢包1000萬個,累計交易筆數達1.5億筆,交易額接近620億元。目前有155萬商戶支持數字人民幣錢包,覆蓋公共事業、餐飲服務、交通出行、購物和政務等各個方面。
數字貨幣能滿足公眾在數字經濟條件下對法定貨幣的需求,提高支付便捷性、安全性和防偽水平,助推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數字人民幣最大的特點是安全和方便,可以打破信息孤島,實現跨平臺支付。未來,數字人民幣的使用場景將更加豐富,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體驗。
然而,數字人民幣的全面普及仍然面臨挑戰。要推動數字人民幣的規模化應用,需要解決技術能力、安全性和支付效率等問題,并加大對數字人民幣的普及教育。同時,還需要形成一套市場化的激勵機制,共同推動數字人民幣在各方面落地。為了積極推廣數字人民幣的使用,一些地方采用發放紅包模式進行惠民補貼。隨著數字人民幣在各個場景的應用不斷擴展,其交易規模有望進一步提升。
熱點:數字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