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7|瀏覽:269
我是后者,在我看來,這兩次危機,是大餅的價值發現過程中注定會有的兩次危機。或早或晚,一定會有人向大餅創世以來的傳統發起挑戰(分叉),也一定會有國家級的力量對大餅的合法性進行打擊(清退)。事后來看,這兩次危機,都沒有動搖大餅的根基,反而印證了大餅不怕被復制+政府錘不死。
為什么這么多大v都強調少做合約多研究現貨? 現貨你可以復盤,可以一點點進步,隨著信息源的豐富、工具的深度使用、思維的進步甚至人脈的拓展,至少對普通人而言一步步走,總是可以提高的,炒筆賺不了錢還可以找工作。 技術分析呢?沒有足夠的閱讀、經驗,復盤都不知道怎么復。
因為正確的交易產生虧損的結果也是非常正常的事,優秀與否在于把時間拉長后,每次交易是否理智?策略是否適應行情?在行情與自己交易風格不符合能不能休息?斬倉果斷與否? 太多細節問題了......
最佳交易機會,是風險最小并且適合你的交易機會,而不是利潤最大的、不適合你的交易模式的機會。
在風險最小的情況下,即使錯幾次也不會影響你繼續交易的能力,因為你每次的損失都不大,你可以多復盤總結尋找下一次獲利的機會,交易次數+復盤+經驗+盤感增加了,尋找到獲利機會的可能性自然就增大。
那么,什么是風險最小的交易機會呢?簡而言之,就是你可以承受的風險對你來講就是最小的風險。
這是因人而異、因資金大小而異、因交易模式而異的。
對于張三來講,50個點的風險他認為比較合適,對于李四來講,可能100個點也無所謂,而對于王二來講,他卻只能承受20個點的損失.....
具體多少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可以承受,你不會因為一兩次的損失而失去交易能力,你不會因為這些風險而心態失衡,這就是最小的風險。
虧損多少自己可以控制,而盈利多少則只能由市場決定!
來源:阿偉的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