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6|瀏覽:270
法定數字貨幣是指中國央行發行的具有支付功能的數字貨幣(DC/EP)。它不僅是紙幣的替代品,也與其他定義貨幣沒有直接關系,其貨幣功能與紙幣相同。法定數字貨幣是由加密電子符號構成的主權信用貨幣。雖然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支付的發展導致了現金支付的減少,但數字貨幣仍然是一個現金社會的代表。
中國央行的數字貨幣與分散的加密貨幣有所不同。首先,央行的數字貨幣是主權信用貨幣,不改變人民幣央行的數字貨幣確保了央行的中心地位,不違反央行作為金融監管體系核心的要求。第三,央行數字貨幣采用集中化原則,能夠滿足大規模快速結算的需要。
然而,法定數字貨幣取代紙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共存期內,可能會出現不利于市場正常運行的問題。為了防止套利和劣幣驅逐良幣,國家應立法規定法定數字貨幣與紙質貨幣的交換率,并保持市場上的無限交換。此外,由于中國有14億人口,一些群體不喜歡使用智能手機,無法使用法定數字貨幣。因此,法定數字貨幣完全取代紙質貨幣的時間可能需要較長。
法定數字貨幣與紙幣相比,有很多優點,如無偽幣問題、節省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有利于反洗錢和反腐敗。然而,法定數字貨幣也存在潛在風險,如密碼被破解可能導致偽造、篡改、丟失、復制和非法轉移等問題。
央行數字貨幣是貨幣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將對社會經濟活動產生廣泛影響。在幫助打擊腐敗的同時,所有人的財富都將暴露在監管系統下。如果財富也是隱私的話,數字貨幣的普及將導致財富隱私的消失。希望央行數字貨幣的發展能夠平穩進行。
(作者:黃澤民,經濟學博士,華東師范大學終身教授,原上海市政府參事。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