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6|瀏覽:289
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文化金融服務中心版權服務平臺-文金版權平臺于2022年1月14日正式上線進行試運營。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文化金融服務中心負責人張元林、北京市朝陽區文創實驗區企業信用促進會秘書長陽智剛、副秘書長張磊共同為平臺上線揭幕。
張磊副秘書長在致辭中表示,股權和債權是文化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版權方面,業界一直在進行創新探索,希望在版權金融方面取得突破。然而,長期以來,版權產業仍然遇到困難,無法突破登記保護和確權維權的困境。版權常規版權運營手段也不夠豐富,效率不高。國家版權局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網絡版權產業市場規模達到11847.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3.6%。在文化產業大發展和互聯網技術進步等多重推動因素的推動下,以版權為主體的版權產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其開發、銷售、使用和再授權等方面已經形成龐大活躍的市場。隨著技術和模式的不斷探索,版權作為文化企業的核心資產和業務載體的價值進一步凸顯。《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要在促進數據共享、優化業務流程、降低運營成本、提升協同效率、建設可信體系等方面充分發揮區塊鏈的作用。文金版權服務平臺的投入運營將為構建“股權+債權+版權”三位一體的文化金融服務體系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平臺,有望根本改變當前版權產業運營水平低下的現狀,并在版權金融上實現模式和機制的新突破。
在啟動儀式上,張元林詳細介紹了文金版權服務平臺的開發背景和各項功能。該平臺是國內首家基于區塊鏈的一站式版權服務平臺,由國家文創實驗區文化金融服務中心整合國內版權行業專業服務機構和技術開發團隊開發建設。該平臺提供從版權登記到數字版權商品生產銷售到數字版權商品使用兌付的全流程服務,并與多家版權交易所、知識產權交易所等機構合作,推薦優質數字版權資產進入掛牌和交易市場,實現版權市場定價,并助力版權融資功能的實施。該平臺的投入運營實現了版權的數字化和數字版權全場景應用,改變了版權運營方式,完善了版權金融機制,將對文化企業版權運營帶來技術和模式的變革。該平臺的落地運營還將進一步提升國家文創實驗區文化金融服務職責的履行實施,引領全國文化金融服務的創新。
啟動儀式上還進行了合作簽約,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文化金融中心與平臺技術供應商中鏈融信(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鏈全國運營中心、交易所技術供應商雄安鏈點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方劇本超市、北京市畫廊協會、小豬優版等簽署了技術服務和業務合作相關協議,啟動開展版權登記、版權商品發行銷售及版權資產掛牌等業務。
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是由原文化部和北京市采取部市戰略合作的方式于2014年設立的全國首個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該實驗區致力于提升首都文化產業的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發展水平,服務北京經濟社會轉型升級,服務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服務首都“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為全國文化產業創新發展探索路徑和作出示范。
國家文創實驗區的文化金融中心是由國家文創實驗區推動成立的北京市首個文化金融服務中心,具有突出的全國文化金融服務模式創新地位。該中心集聚專業團隊,整合北京和全國的文化金融資源,為文化企業提供一站式專業服務,包括政策咨詢、活動交流、資源對接、投融資合作等,并提供相關公共服務功能,如展覽展示、項目路演、高端沙龍、項目洽談等,還開發了互聯網服務系統和平臺,為文化企業提供便捷的一站式金融服務。
編輯:郭興華
熱點: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