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5|瀏覽:266
未來日常生活中,我們將能夠在元宇宙中進行多少活動呢?根據第三方研究機構Gartner的最新預測報告,到2026年,每天將有25%的人在元宇宙中工作、購物、學習、社交或娛樂至少一小時的時間。
Gartner研究副總裁Marty Resnick表示:“各大廠商正在為用戶開發能夠將他們的生活復制到數字世界中的方法。從參加虛擬課程到購買數字土地和建造虛擬住宅,這些活動目前在各自獨立的環境中進行,但最終它們都將集中在元宇宙這個統一的環境中進行,各種技術和體驗也將在這里融合。”
Gartner將元宇宙定義為一個由虛擬技術增強的物理和數字現實融合而成的共享空間。這個空間具有持久性,能夠提供更加沉浸式的體驗。它獨立于設備,因此可以通過平板電腦、頭戴式顯示器等任何類型的設備進行訪問。
由于元宇宙不屬于任何一家廠商,所以Gartner預測它將在數字貨幣和非同質化通證(NFT)的推動下形成一個虛擬經濟體系。元宇宙將影響到每個人日常接觸的企業。
Gartner認為,元宇宙還將對人們的工作方式產生影響。企業將通過虛擬辦公室中的沉浸式工作空間為員工提供更便于互動、協作和溝通的平臺。由于元宇宙將提供框架,所以企業不需要自己建立基礎設施。此外,流行起來的虛擬活動將為人們帶來更多的協作和沉浸式交流機會和研討會。
Resnick表示:“通過轉向元宇宙業務,企業將能夠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擴大和加強他們的業務模式。到2026年,全球30%的企業將擁有用于元宇宙的產品和服務。”
元宇宙技術目前還處在發展初期,而且相對分散。對此,Gartner提醒企業不要在某個特定的元宇宙上進行大量投資。Resnick表示:“現在還無法確定哪些投資具有長期可行性,但產品經理應該花時間去學習和探索元宇宙,并做好相應的準備,這樣才能保持競爭力。”
元宇宙,也稱為Metaverse,這個概念源自科幻小說《雪崩》,在2021年大放異彩,被稱為元宇宙元年。各大科技公司也紛紛提出元宇宙戰略,比如英偉達和臉書等,國內的百度、網易和騰訊也都在布局。英偉達提出了打造元宇宙開發工具的計劃,而臉書將公司更名為“元”,將優先發展元宇宙相關業務。對于普通人來說,已經通過虛擬形象、游戲以及元宇宙炒房等方式初步體驗到了未來的元宇宙世界。
熱點:元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