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5|瀏覽:273
關于元宇宙是什么,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互聯網巨頭對其的理解也不盡相同。馬克·扎克伯格認為,“元宇宙”是將現實與虛擬結合起來,讓世界沒有距離。英偉達的觀點是,將現實世界搬到虛擬世界中,通過完全復制的方式提高產業規劃和效率。米哈游則認為,“元宇宙”是一個生命社會的延續。羅布樂思則認為,“元宇宙”包括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遲、多樣性、時刻可訪問、經濟系統和文明等八個因素。
回顧人類科技發展史,每次新概念的提出都有新技術的支撐。這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發展到新階段后會產生新需求,而科技創新與這些需求的深度融合為社會持續發展提供了動力。因此,科技創新是社會進步的必然趨勢,值得鼓勵。
然而,新概念帶來了很多不確定性,因此我們應該以理性態度看待。有些人似乎將“元宇宙世界”視為已經到來,一些知識付費項目宣稱元宇宙是一夜暴富的機會,并聲稱“未來只有元宇宙這一條路”,借機謀取利益。一些人在沒有實體內容的情況下,熱衷于爭搶與元宇宙相關的商標。在一些元宇宙平臺上,虛擬房地產價格已經飆升到數十萬的地步,這種現象顯然不正常,更像是人為操控的把戲。
從嚴謹的角度審視“元宇宙”,它并不是簡單的技術或某種特定技術的組合,也不僅僅是一些概念的堆積。它背后應該是一個開放、復雜且巨大的柔性系統。只有當軟件、硬件和網絡性能都能滿足要求時,才能初步達到“元宇宙”的門檻。針對對“元宇宙”概念的炒作,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呼吁要冷靜、理性看待。主流媒體也開始質疑元宇宙,人民日報最近發表的評論指出,盡管元宇宙在各種可能性和未來發展空間上看起來廣闊,但它目前仍然是一個尚未成型的新興事物。
冷靜下來,人們可能會發現“元宇宙”的概念有些似曾相識,就像十多年前全球熱門的網絡游戲《SecondLife》。當然,隨著近些年5G、移動互聯網、智能穿戴和創新思維的發展,當前的元宇宙概念比當初的《SecondLife》更豐富,但給人的感覺有點“新瓶裝舊酒”,有些似是而非。
這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人們對元宇宙概念背后的深層社會邏輯和價值缺乏思考;二是資本炒作急于變現,希望這個概念迅速升溫。如果任由其無序發展,制造泡沫,就會誤導行業和政府決策者,這對于當前國家全力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大好局面是不利的。
基于以上考慮,我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理性看待元宇宙:
一、不要過度炒作元宇宙概念。元宇宙的本質是沉浸式體驗,符合信息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