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4|瀏覽:274
2. 國家區塊鏈創新落地提高金融機構風控 2月14日消息,中央網信辦以及其他16個部門聯合發布通知,公布了由地方和部門推薦、專家評審和網上公示等程序確定的15個綜合性和164個特色領域的國家區塊鏈創新應用試點名單。人民銀行天津分行組織申報的“依托區塊鏈技術開展供應鏈金融服務”項目入選,成為天津市入選的5個試點項目之一,也是該市金融領域唯一入選的試點項目。這個國家區塊鏈創新應用試點項目利用深圳前海聯合交易中心(QME)的區塊鏈技術,將非標商品現貨轉化為標準化電子倉單資產進行交易。上海銀行天津分行通過這些標準化電子倉單進行質押,為平臺交易商企業提供供應鏈貸款。該項目于2021年4月成功實現了全國范圍內首次使用這種模式進行融資業務的落地。通過有效應用區塊鏈技術,這個試點項目提高了倉單質押融資業務的底層資產真實透明度、金融機構風險控制準確度以及資金審批和投放的便利程度,為商業銀行提供了開展供應鏈融資服務的可能性。
3. 多位高管表示區塊鏈在投資、抵押貸款、支付方面取得了進展 幾家金融公司在第四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中指出,區塊鏈技術為金融公司及其客戶提供了速度、效率、全天候執行和成本節約。WisdomTree Investments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Jonathan Steinberg在公司1月28日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區塊鏈技術已經在支付和金融服務領域變得無處不在。區塊鏈技術與智能手機所有權和代幣化以及智能合約的結合,將有效地模糊儲蓄、支付和投資之間的界限,從根本上改變了消費者對自己的錢和資產以及與之互動的方式。NBH銀行(NBHC)首席數字官Valerie Kramer表示:USDF促進了在區塊鏈上轉移美元價值的合規性,消除了金融系統中的摩擦,擴大了數字獲取金融的機會。FB金融(FBK)首席行政官Wade Peery表示,在支付和結算方面,我們將能夠從這些系統中大幅減少成本,并在區塊鏈上實現全天候、全年無休的實時結算。
4. 檢察日報:運用聯盟區塊鏈保護網絡著作權 2月11日,檢察日報發表文章《運用聯盟區塊鏈保護網絡著作權》,表示聯盟區塊鏈技術具備不可篡改、易追溯和可操控等特點,非常適合應用于對隱私保護、交互效率和監管要求較高的領域。文章提出了基于聯盟鏈技術,以司法機關和知識產權管理機關作為可信認證機構,搭建聯盟區塊鏈網絡,建立可追溯的司法知識產權認證服務平臺,以此來保障產權人的合法權益,打擊侵犯網絡著作權犯罪。聯盟鏈技術能夠解決傳統網絡著作權保護中存在的驗證難、追溯難和維權難等問題,它具備去中心化存儲、數據不可篡改、可信驗證以及全程留痕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