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3|瀏覽:280
文章還提到,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在金融風險治理方面經歷了三輪較大規模的整治行動(分別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本世紀初以及十九大以來)。通過這三輪集中整治,我國及時有效地化解了經濟金融運行中的重大風險,迄今為止未出現系統性金融風險。
十九大以來,我國在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方面取得了多項成果。這些成果包括:有效遏制宏觀杠桿率過快上升的勢頭,果斷處置高風險企業集團和高風險金融機構,全面清理整頓金融秩序,有效降低影子銀行風險,維持金融市場的穩健運行,堅決打擊金融腐敗分子。
其中,“全面清理整頓金融秩序”方面的成果包括:目前P2P網貸平臺全部退出經營,未兌付借貸余額從最初的1.2萬億元下降至4900億元;中國境內比特幣交易量全球占比從90%以上迅速下降至10%;嚴厲打擊亂辦金融、“無照駕駛”等非法金融活動,開展打擊非法集資犯罪專項行動,過去五年累計立案查處非法集資案件2.5萬起;將互聯網平臺企業的金融業務全部納入監管,規范持牌機構與互聯網平臺公司業務合作,強化金融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
在“有效降低影子銀行風險”方面,出臺資管新規及配套細則,從2017年到2021年,五年間拆解了25萬億元人民幣的高風險影子銀行業務規模。資管產品凈值化比例顯著提升,截至2021年末,凈值型產品募集余額占全部資管產品募集余額的84.4%,較2018年末提高了37.9個百分點。
央行表示,當前我國金融體系穩健,銀行業金融機構整體穩定,法治化市場化理念得到全面強化,風險防控長效機制不斷完善。下一步,金融部門將始終牢記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維護經濟社會的大局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