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2|瀏覽:269
機器人和元宇宙兩個熱門詞匯誕生的方式近乎一樣,元宇宙一詞最早出自作家NealStephenson于1992寫的科幻小說《雪崩》,它描述了一個虛擬形象在三維空間中進行的交互世界。而機器人則是源自1920年捷克劇作家卡里洛·奇別克在其科幻劇本《羅薩姆萬能機器人制造公司》,里面首次使用了ROBOT這個名詞,之后便成為機器人的代名詞。
近乎相同的起源,讓機器人和元宇宙一起展示了人類對新科技的認知啟蒙、實踐追求,而在前身為facebook的Meta推動下,機器人和元宇宙竟然也奇妙地交織在一起,機器人出乎意料地打敗電腦、手機、音箱等多媒體,成為元宇宙的入口。近日,Meta公司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展示了一個語音機器人BuilderBot,可以接受人類語音指令,生成或導入虛擬世界中的事物。
由此可見,機器人和元宇宙一脈相承,并與AI、大數據、5G等技術發展息息相關。在以上各類技術推動下,近年代表新科技的機器人產業發展風起云涌,吸引互聯網科技、智能制造等多個行業,賽道擠擠為患。
機器人代表企業、工控龍頭匯川技術在最近調研中披露,其正在針對特定行業客戶群需求拓寬自身工業機器人產品線,將會陸續推出重載型六關節機器人。
拓展工業機器人
本次匯川技術提到的六關節型機器人,也稱關節機械手臂或多關節機器人,其各個關節的運動都是轉動,與人的手臂類似。
1974年,CincinnatiMilacron公司成功開發了多關節機器人,幾十年間,關節機器人已經成為當今工業領域中最常見的工業機器人的形態之一,被廣泛應用于汽車及汽車零部件制造、機械加工行業、電子電氣行業、橡膠及塑料工業、食品工業、木材與家具制造業等領域中。
而六關節類的機器人又稱為“六自由度型機器人”,其基本結構為由六個轉軸組成的空間六桿開鏈結構機器人,擁有六個自由度,每個自由度均為旋轉關節,具有與外界交互性能良好的開式結構,通常應用于汽車或者其他較大型設備的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