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1|瀏覽:308
比特幣成為“電老虎”的原因是什么呢?挖礦究竟有多耗電?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情況?
比特幣的能耗問題在市場上引起了廣泛關注。特斯拉CEO馬斯克上周三在社交媒體上宣布,因擔心比特幣挖礦和交易導致化石燃料,尤其是煤炭的耗用飛速增長,特斯拉停止使用比特幣美國財長耶倫也曾表示,使用比特幣進行交易是一種非常低效的方式,而且耗能驚人。歐洲央行也對加密資產的高碳排放表示擔憂。中國國內也有因能耗考慮清退、限制虛擬貨幣挖礦項目的例子。
具體到比特幣的能耗量,據都柏林圣三一大學教授Brian Lucey的說法,僅比特幣本身所消耗的電量就相當于一個中等規模的歐洲國家。劍橋大學比特幣耗電量指數的數據顯示,比特幣每年的耗電量預計為133.68太瓦時,已經超過瑞典,位居全球耗電量排名第27位。而根據上限計算,比特幣每年的耗電量可能達到500太瓦時。
為了更好地理解比特幣的能耗,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舉了一個例子:市面上一款較小功耗的螞蟻s9礦機每天耗電量為33.6度,一款較大功耗的神馬m3礦機每天耗電量為51.6度。這兩個數字相當于節能空調的用電量。然而,比特幣礦機需要24小時不間斷運行,一年下來耗電量確實很大。而與其他加密貨幣相比,比特幣的能耗更高。
那么為什么挖礦會消耗如此大量的電力呢?事實上,這與挖礦的基本運行機制密切相關。
比特幣挖礦需要強大的算力,因為它的賬本和交易歷史記錄是通過一種名為“工作量證明”的共識模型來維護的。挖礦就相當于比特幣系統出了一個數學題,誰能率先計算出正確答案并提交,誰就能獲得比特幣獎勵。除了讓計算機不斷進行計算,沒有捷徑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因此,算力越強的計算機挖礦速度越快,挖到比特幣的概率也就越高。然而,題目的難度是隨著全網算力的提升而提高的,導致挖礦的困難度不斷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