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1|瀏覽:244
其中許多創新產品出現在金融領域,并稱為去中心化金融(DeFi)。DeFi將區塊鏈技術和金融結合起來,充分利用了區塊鏈的透明和高效特點,有效提升和改進了傳統金融的缺點。一些產品如Uniswap實現了交易系統算法的去中心化,通過統一的曲線和流動性池實現了24/7不間斷的自動化交易,大大提高了交易次數和效率。
DeFi協議具有許多獨特的創新,包括分布式、無準入門檻和開源等。它提供了良好的透明度,所有信息都可以在鏈上查詢,執行合約的代碼也是開源的。因此,對于參與者和監管機構等各方而言,信息保持公開和透明。這在傳統金融業務中很難實現。那么,是什么技術實現了信息的公開和透明,并改進了傳統金融的缺點呢?
首先,討論一下DeFi的基礎——區塊鏈的核心技術:
1. 點對點通信:點對點通信是一種計算機網絡中,計算機直接連接并傳輸數據的通信方式。傳統互聯網服務通常由大型服務提供商提供數據和內容,而普通用戶通過個人計算機連接到這些服務器來獲取數據和內容。而在使用點對點通信的計算機網絡中,每臺計算機通過互聯網協議(IP)地址直接通信,并通過加密手段保障安全。此外,將數據分布在無數個網絡節點上,也防止了單一中心化節點出現問題導致網絡癱瘓的情況。因此,點對點通信是去中心化網絡的基礎。
2. 非對稱加密技術:區塊鏈中的公鑰和私鑰就是非對稱加密技術的一部分。公鑰和私鑰是成對出現的字符串。公鑰通常是通過私鑰生成的。非對稱加密技術有兩種主要應用情況:一是使用私鑰對信息進行加密,使用公鑰進行解密,從而證明信息確實是由私鑰擁有者發出的(數字簽名);二是使用公鑰對信息進行加密,只有通過相應的私鑰才能解密,從而確保只有指定接收方能夠解密和閱讀在公共互聯網上傳輸的加密消息。非對稱加密技術的作用為分布式網絡提供了必要的安全保護,使得在開放的網絡中傳遞加密信息成為可能,同時也提供了一種不需要可信第三方鑒別的認證技術(數字簽名)。
3. 共識算法:非對稱加密技術雖然保障了每個人資產的安全,但區塊鏈的資產最終記錄在區塊鏈賬本上。每個人的比特幣余額由其賬戶上所有的未開支余額加總得到。這本賬本被同步到比特幣網絡的每個節點上,只有網絡上的每個節點都認可賬本內容時,余額才是真實有效的。因此,為了對抗被篡改的攻擊,需要共識算法。無論網絡中是否存在惡意節點,總有一種方法可以在網絡中達成共識,并確認計算結果。共識算法是確保區塊鏈賬本可靠和準確的關鍵。
了解了區塊鏈的核心技術后,我們再來談談以其為基礎衍生出來的去中心化金融生態。
首先是以太坊。開發者維塔利克認為,如果每個金融業務都需要在一個單獨的區塊鏈上開發,成本太高。因此,他將以太坊原本需要獨立開發區塊鏈的應用場景,變成了在以太坊平臺上的去中心化應用(DAPP)。實現這一愿景的方式就是以太坊虛擬機。以太坊虛擬機是一個計算機程序的運行環境,開發者使用Solidity編程語言將業務邏輯寫成計算機代碼,存入以太坊區塊中,并通過特定的交易來調用代碼完成更復雜的計算,并將結果存入區塊鏈中。這些存儲在區塊中的Solidity代碼將商業邏輯進行了抽象化處理,并且不容易被篡改,因此被稱為智能合約。
以太坊誕生于2015年,但直到2020年,去中心化金融才真正走入大眾視野。在此期間,以太坊生態系統不斷發展。從基本的代幣合約、分布式交易機制Uniswap,到鏈上預言機信息服務Chainlink的成熟,再到生態系統中積累的智能合約基本組件庫和相應的安全審計服務,使得在區塊鏈上開發金融產品變得容易,從而推動了去中心化金融產品的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