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1|瀏覽:291
北京經信局回復稱,這一通知確實是由該局發布的,目的是為了正常開展業務工作,從數據中心的業務和能耗角度進行梳理摸排。然而,北京經信局并未對摸排結果做出回應。
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委會輪值主席、火幣大學校長于佳寧認為,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未來的區塊鏈挖礦將會面臨更嚴格的監管。然而,通知中的摸排并不能明確政策方向,只能表明政府對這個問題越來越重視。
此前,為了完成內蒙古自治區的能耗雙控目標,該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了一份征求意見稿,規定要清理關停所有虛擬貨幣挖礦項目,并禁止新建虛擬貨幣挖礦項目。
根據中國科學院和清華大學的學者發表的論文,如果沒有任何政策干預,中國比特幣區塊鏈的年能耗預計將在2024年達到峰值,產生大量的碳排放。論文還指出,中國的礦工占比特幣網絡算力的75%以上,如果沒有適當的政策干預,比特幣挖礦將破壞中國的減排努力。
除了比特幣挖礦,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李波也提到了加密貨幣本身的監管。他表示比特幣和穩定幣是加密資產,不屬于貨幣,而是投資選項。他強調,為了避免金融風險,這些加密資產需要嚴格監管,并稱穩定幣需要比比特幣更加嚴格的監管才能成為廣泛使用的支付工具。
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周小川認為,數字貨幣或數字資產應該與實體經濟緊密結合,為實體經濟服務。然而,目前對數字資產對實體經濟的好處還存在疑問,因此人們對它持有謹慎態度。
除中國外,印度、土耳其和韓國等國家最近也發布了嚴厲監管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的信號。
總的來說,加密貨幣挖礦可能會面臨更強監管。此外,加密貨幣本身也可能會受到更加嚴格的監管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