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8|瀏覽:258
以“建”為基全方位謀劃推動
強化領導,高起點謀劃。將“智慧平安小區”建設采取“區領導掛帥、政法委牽頭、公安局班子成員分片包保、各派出所隊聯合推進”工作機制,層層壓實責任,實時跟進督導,確保各項建設工作落實落地。
政府主導,高強度推進。印發《茅箭區智慧平安小區創建項目拉練活動方案》,組織開展全區和諧小區創建項目拉練,劃撥100萬元資金對建設工作突出小區給予重獎,進一步調動轄區物業小區工作積極性。目前,盧浮宮、漢城天地、吉祥小區等多家小區被評為“優秀示范小區”進行獎勵。
緊扣實戰,高標準建設。以智慧安防設備集成應用為重點,以“十必建”(視頻監控、人像識別門禁、車輛識別門禁、周界入侵預警、WIFI嗅探、手機電子圍欄、電子巡更、能源監測、安防控制中心、數據接入市公安局平臺)為標準,大力加強“智慧平安小區”管理系統建設,為服務實戰提供強有力支撐。
以“控”為先全覆蓋精準打防
依托前端系統,實現重點人員精準管控。依托智能門禁、車輛自動識別、人臉識別等系統,加強對小區業主、租戶、訪客、車輛等的管控,實時整理、分析相關數據,及時發現掌握各類重點人員信息、日常活動軌跡,實現對重點人員全時段自動排查和精確管控。
依托中心系統,實現小區治安精準防控。依托治安防控中心及電子巡更系統,科學部署小區視頻監控布點及保安巡控時段、路線,實時對社區民(輔)警和小區安保人員在崗在位、行為規范、履行職責等情況進行監督,大大提升小區“人防、物防、技防”水平。
依托周界報警系統,實現邊界入侵精準預警。針對部分小區占地面積大、人防死角多等情況,積極督導小區搭建周界報警系統,實現對小區邊界封控,確保一旦有翻越周邊圍欄入侵小區現象,實現治安防控中心第一時間收到預警、制高點攝像機第一時間了解情況、安防人員第一時間進行指揮查控。
以“治”為要全社會共同管理
部門聯動,系統化治理。與社區、街道和區直其他相關職能部門溝通聯系,成立工作專班,研究制定“智慧平安小區”建設方案、管理辦法,加強建設施工方、小區物業管理,及時解決建設中的安全管理、社區管理、組織建設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有力保障小區規范化建設。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大力推行“三聯共治”工作法,做到“警務對策共商、矛盾糾紛共調、社區治安共管、安全隱患共治”。
物業協同,專業化管理。加強與房管部門對接溝通,利用“智慧平安小區”考評驗收,將防范、管理、服務等內容納入物業服務考核范疇,有效改變物業公司“不愿管、不會管、不敢管”的被動局面。定期組織物業公司人員、治安積極分子,召開治安例會和半年、全年工作總結會,學習安全防范相關知識,傳達安全防范工作要求,通報小區發案情況等,逐步提升物業管理專業化水平。
業主參與,社會化自治。積極構建矛盾糾紛多元化排查化解機制,邀請小區“五老人員”(老黨員、老干部、老教師、老退伍軍人、老勞模)組建調解隊伍,將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有效銜接,提升小區平安治理成效。目前上海路吉祥小區“老彭調解室”,成功排查化解小區矛盾糾紛32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