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8|瀏覽:648
在連續下跌中,比特幣價格已經低于多個礦機的成本價格,也就是說挖礦所獲得的收益已不足以支付電費和管理費用。據國內最大的礦池之一魚池的數據,包括螞蟻S7、T9和阿瓦隆A741等較老的礦機型號,早已無法維持運行。
比特幣是在2009年被“中本聰”發明的,根據他構建的模型,利用芯片的計算能力,在比特幣系統生成的區塊中不斷進行計算,以爭奪獲得記賬權,從而得到系統獎勵的比特幣。這一過程被稱為“挖礦”,從事這項工作的人被稱為“礦工”。
騰訊《一線》了解到,位于中國新疆、內蒙等地的一些中小型礦場,在比特幣價格持續下跌的情況下,被迫轉賣礦機以清盤。一年前售價高達兩萬元的礦機,現在二手轉讓價僅為1000多元。
類似于礦場的清盤,11月20日還有一家算力托管平臺發布了清盤公告。名為算力投的平臺表示,由于螞蟻S9合約自2018年11月7日至11月16日期間連續十天無法支付管理費和電費,根據算力服務協議,連續十天收益不足以支付費用的合約將自動終止。
一位資深礦工告訴騰訊《一線》,從上周開始的比特幣現金(BCH)算力大戰以及四川等地的枯水期電力緊張,造成礦場成本上升,這些因素導致了上述局面的出現。
然而,受益于BCH算力大戰的影響,比特幣網絡的算力下降了約8%,這也給一些礦工帶來了希望。因此出現了一些人出清資產離開市場,以及一些人買下二手礦機參與挖礦的現象。
一位礦工積極地表示:“賺錢的速度可能變慢了,但我們還是能賺一些辛苦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