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8|瀏覽:260
中本聰的真實身份至今沒有被揭示。有四個人自稱是中本聰,但都受到了質疑。據估計,中本聰持有約100萬比特幣,價值約10億美元。
讓我們回到上世紀70年代,第一代互聯網在美國國防部研究部署(DARPA)開始發展。其中的核心IP/TCP技術已經成為互聯網的基礎。而區塊鏈對于數字交易,類似于IP/TCP對互聯網的重要性。比特幣正是區塊鏈技術的第一個應用。
區塊鏈技術并不神秘,實質上是一種電子賬單,具有以下特點:
1. 分布式:所有的賬單都保存在全網的節點中,也就是個人電腦里。 2. 點對點傳輸:交易直接傳輸到對方電腦。 3. 公開且匿名:賬單公開但不包含個人和商品信息。 4. 不可逆轉:交易記錄無法撤銷。 5. 自動化:交易通過電子錢包確認支付。
以比特幣為例,假設我通過比特幣在美國買啤酒,賣家在德國。當我確認支付時,區塊鏈開始發揮作用。賣家查閱自己電腦里的同步賬單,即可知道我是否有支付能力。交易記錄會在全球的節點中同步,但只有交易指紋和成交額度,不包含個人和商品信息。
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指紋,同樣地,數據也有自己的指紋。通過一個單向方程,任何信息都可以生成獨一無二的數字標記。
盡管上述例子忽略了許多細節,但我們可以看到,區塊鏈技術最大的特點是去中心化。在互不信任的交易中,通常需要第三方機構從根本上解決交易雙方的信任問題,從而降低交易成本。
由于區塊鏈技術的匿名性,網絡黑市交易通常通過比特幣進行,繞開監管,并且無法被追溯。
從IP/TCP到全球互聯網,經歷了半個世紀的困難和質疑。區塊鏈技術也面臨著類似的挑戰,但我們希望它能夠成功應用于未來的電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