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7|瀏覽:270
比特幣因去中心化、全球流通、低交易費用和匿名流通等特點備受科技愛好者青睞。近來,華爾街、多國央行等傳統金融機構開始研究比特幣區塊鏈技術,日本政府也承認比特幣為法定支付方式,越來越多的日本商家開始接受比特幣支付。
2. 比特幣的優勢是什么? 支付自由-比特幣允許用戶隨時隨地即時支付和接收任意金額的資金,無論是節假日還是國界,沒有強加限制,用戶完全控制自己的資金。
極低的費用-目前,比特幣交易處理幾乎不收取手續費或僅收取很少的手續費。用戶還可以選擇在交易中包含手續費來獲得快速確認,商家處理器也可以幫助商家將比特幣兌換成法定貨幣并轉入銀行賬戶,提供遠低于傳統支付方式的手續費。
降低商家風險-比特幣交易安全且不可撤銷,不涉及顧客敏感信息,避免了商家因欺詐或欺詐性退款而遭受損失,無需遵守PCI標準。比特幣還能讓商家輕松進入無法使用信用卡或欺詐率較高地區的新市場,降低費用和行政成本。
安全和控制-比特幣用戶完全控制自己的交易,商家無法強制收取額外費用。比特幣支付時無需綁定個人信息,有效防范身份盜用,用戶還可以通過備份和加密來保護自己的資金。
透明和中立-比特幣的資金供給信息存儲在區塊鏈中,任何人都可實時檢查和使用,沒有個人或組織能控制或操縱比特幣,使得比特幣被認為是完全中立、透明和可預測的。
3. 比特幣的缺點是什么? 接受程度-仍有很多人不了解比特幣,雖然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接受比特幣,但支持比特幣的企業仍相對較少,需要更多企業的支持才能充分發揮網絡效應帶來的好處。
波動性-比特幣的總價值和使用企業數量相對較小,因此,較小的事件、交易或業務活動都可能對比特幣價格產生顯著影響。隨著市場和技術的成熟,這種波動性有望減少,但目前仍存在一定風險。
發展階段-比特幣軟件仍處于beta版本,許多功能尚未完成且在積極研發中。一些功能目前還不是每個用戶都可以使用,許多比特幣業務也尚處于新興階段,暫不提供保險。總體而言,比特幣仍處于發展成熟的過程中。
4. 詳細參數 - 中文名:比特幣 - 英文名:Bitcoin - 英文簡稱:BTC - 研發者:Satoshi Nakamoto - 核心算法:SHA-256 - 發布日期:2009/01/03 - 總量:2100萬 - 區塊時間:約600秒/塊 - 共識證明:POW - 區塊獎勵:當前12.5 BTC/區塊(每21萬個區塊減半一次,最近一次減半時間:2016年7月9日) - 風險:擴容爭議,存在潛在的分叉風險 - 貨幣單位:BTC/XBT - 1比特幣(Bitcoins,BTC) - 10^-2比特分(Bitcent,cBTC) - 10^-3毫比特(Milli-Bitcoins,mBTC) - 10^-6微比(Micro-Bitcoins,μBTC) - 10^-8聰(Sato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