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6|瀏覽:250
CARIAD中國子公司首席執行官常青介紹,中國團隊將致力于開發面向中國消費者的軟件產品,包括高級駕駛輔助系統、自動駕駛技術、智能互聯功能、智能座艙設計、大數據和軟件操作系統。
根據規劃,CARIAD中國子公司將與歐洲總部共同開發一個適用于集團旗下所有品牌的統一且可擴展的軟件平臺,以滿足不同市場的特定需求。該技術平臺預計于2025年左右推出,并將預裝L4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
據了解,CARIAD中國子公司主要通過整合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大眾品牌和奧迪品牌的人才組成團隊。目前,該子公司已擁有600多名員工,并計劃在2023年底前實現人數翻番,其中90%以上將是本土軟件人才。同時,CARIAD中國子公司正在北京、上海、成都和合肥組建研發力量,逐步構建一個全國分布式研發網絡。
常青表示:“成立中國團隊,讓我們能更快地響應本土市場需求。我們將基于本土客戶體驗和期望,以中國速度研發、迭代、并不斷完善自己的產品。”他還表示,中國團隊將與集團旗下各個品牌以及三個合資企業伙伴密切合作,為消費者提供軟件定義的移動出行解決方案,實現集團規模效應。
CARIAD是大眾汽車集團的汽車軟件公司,由大眾集團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親自領導。其主要任務是為集團旗下所有品牌構建一個統一的軟件平臺,包括一個統一的、可擴展的架構,支撐大眾自主研發的操作系統VW.OS,并連接至大眾汽車云VW.AC。
去年7月,大眾集團發布了名為“NEWAUTO”的戰略轉型計劃,計劃到2030年成為可持續的軟件驅動型移動出行服務提供者。然而,大眾在電動化產品方面的進展落后于特斯拉、比亞迪以及新興造車企業蔚來和小鵬。
今年一季度,大眾集團旗下所有品牌的純電動車銷量總計為9.91萬輛,同比增長65.2%,遠遠落后于特斯拉的31萬輛和比亞迪的28.6萬輛。去年,大眾集團也未能實現在中國銷售8至10萬輛電動汽車的目標。
迪斯此前在領英上發文稱,董事會認為,大眾面臨的最緊迫問題是擴大中國業務和發展軟件部門CARIAD。
據悉,CARIAD正在中國市場進行大規模招聘,預計人數高達數百人。此前,大眾集團首次邀請約20家中國本土科技企業參與其全球采購,為集團2025年在歐洲和北美推出基于SSP平臺和搭載CARIADE32.0軟件平臺的純電動車型提供硬件。
在中國設立獨立的軟件及自動駕駛研發中心已成為跨國汽車公司的一個趨勢。今年3月,奔馳宣布在上海成立研發中心,重點關注智能互聯、自動駕駛、軟件及硬件開發和大數據等領域。這是奔馳繼去年10月在北京設立中國研發技術中心后,進一步擴大其在華研發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