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4|瀏覽:319
夜明珠在小說中常常出現(xiàn),一些江洋大盜或者皇宮貴族手中會有一顆夜明珠。這是因為夜明珠稀有且具有很高的價值,因此吸引了各種人的目光。在歷史上,夜明珠也要進貢給皇帝。那么一顆能發(fā)光的珠子究竟有什么讓人們追求不已呢?
夜明珠是一種能在晚上發(fā)出熒光的淡綠色珠子,遠看就像天空的星星一樣。在古代還沒有電燈的時候,蠟燭的光線可見度很低且燃燒速度很快。但夜明珠卻不同,據(jù)傳可以發(fā)光幾千年。在封建年代,王公貴族在下葬時會含著一顆夜明珠,以顯示自己的身份地位。
傳說中的夜明珠實際上是一種比較稀有的礦石。人們開始開采并進行加工,最終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一顆圓形的寶石,讓無數(shù)人趨之若鶩的夜明珠。
夜明珠大多是經(jīng)過地殼運動形成的礦石,其中含有磷元素。這種東西在墓地的夜晚也能看見,被稱為鬼火,源自于人體骨骼形成的特殊物質(zhì)。
2004年,陜西的珠寶商趙社良遇到了供貨商問題,于是他和一些合作伙伴前往新疆自己發(fā)掘礦石。然而,新疆的羅布泊忙活了幾個月都沒有任何收獲,只是曬得人們快脫皮了。趙社良的朋友們紛紛勸他回去,否則投資的錢就全打了水漂。最終,朋友們的勸說無效,趙社良一個人留在羅布泊繼續(xù)挖掘玉石。如果什么都沒找到,他就會回去,因為家里還有一大堆人需要養(yǎng)活,他的店也沒有貨源了,無法做生意。
在羅布泊沒有找到任何東西后,趙社良又去了阿勒泰。這次他花大價錢承包了一個已經(jīng)資源枯竭的礦山,里面幾乎被挖掘干凈了,剩下的只有一些不值錢的邊角料。在新疆,這些邊角料的售價按斤計算。
在趙社良的堅持下,他為工人支付了高額的工資,開始進行挖掘工作。最初挖掘出來的只是品質(zhì)較差的玉石,但隨著深入挖掘,出土的礦石品質(zhì)也越來越好。趙社良和工人們異常興奮,他們借錢購買了大型設備。最終,在礦洞深處挖出了一塊巨大的礦石,用了一周的時間才將其運出。在陽光的照射下,這塊碧綠的石頭散發(fā)著柔和的綠光。
這塊石頭重達6噸,到了晚上發(fā)出溫暖的熒光。晚上靠近石頭看書都不成問題。這是一顆真正的夜明珠,打磨下來的邊角料也非常值錢。最終呈現(xiàn)在大家眼前的是一顆直徑1.6米的巨大夜明珠。
這顆夜明珠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夜明珠,在2010年的海南展覽中展出,因其質(zhì)量和世界第一的名頭,報價高達26億。
最有名的夜明珠莫過于慈禧下葬時嘴中含著的那顆。然而遺憾的是,慈禧的陵墓被盜挖,無數(shù)珍寶不見了。
發(fā)布于: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