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4|瀏覽:314
與此同時,4月以來各地市場上關于傳銷的新聞頻繁出現,涉及醫療保健品、共享單車、虛擬貨幣項目等。有當事主體被罰金額上千萬元。貴州省、湖南省等地也在4月份開展了全省的打擊網絡傳銷執法行動。
律師人士表示,隨著時代的發展,傳銷的模式不斷翻新。那些披著復雜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傳銷行為,給司法界定和取證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張庭和林瑞陽的品牌“TST秘密”曾因眾多明星代言而在前幾年成為微商行業的焦點。據報道,張庭、林瑞陽夫婦創辦的品牌TST庭秘密的運營主體公司達爾威公司因涉嫌傳銷,名下的96套房產已被查封。此前,湖北省保康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已認定該公司構成組織策劃傳銷違法行為,并沒收違法所得1927.99萬元,罰款170萬元。
成都市場監管局發布了一起傳銷案例。當事人被罰沒違法所得1708萬余元,罰款130萬元。
近期,寧夏中寧警方發布了兩個涉嫌傳銷案的通告,分別涉及小蜜生態圈“小蜜單車”項目和西安某科技公司的“西安聚英IPFS服務器存儲空間”、“礦機挖取FIL幣”項目。
傳銷案件以往多發生在化妝品、保健品、快銷品等行業,呈現長期洗腦、限制人身自由等特點。但近年來,傳銷方式更加隱蔽,很多傳銷行為表面上存在很大的迷惑性。
傳銷活動常打著各種旗號進行,如“社交電商”、“消費投資”、“區塊鏈”、“慈善扶貧”等。這些活動涉及衣食住行、健康保健、投資、教育、養老、扶貧、社交、旅游等多個方面。
律師人士指出,近年來,傳銷的模式不斷翻新。傳銷組織常以商品、代理、加盟等披著常見、正規、新穎的商業模式外殼。這讓普通大眾很難辨別傳銷行為。
一些傳銷活動的參與者多是相對賦閑的人,缺乏關愛、辨別力較低,容易上當受騙。因此,傳銷組織往往將這些人作為重點發展對象。
對于司法界定和取證方面的挑戰,律師表示,披著復雜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傳銷行為確實帶來了困難。根據《禁止傳銷條例》和刑法的規定,只要具備拉人頭、繳納入門費、團隊計酬等特征,就可以認定為傳銷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