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3|瀏覽:280
隨著元宇宙概念的逐漸普及,人們對區塊鏈的認知也在不斷加深,產業革新的深刻影響也不斷演繹出新的生態。對于什么是區塊鏈企業以及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元宇宙產業如何界定,深圳大學法學院教授曾月英提出了一個關鍵問題:“首先應確定區塊鏈立法針對的對象。”由于區塊鏈是底層技術和基本邏輯,很難僅依靠一個行業的角度對其進行定義。
深圳市時代新經濟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嵇祥霽認為:“區塊鏈不屬于單一行業,它與其他行業密切相關。區塊鏈立法具有獨立的立法意義,它不僅是《深圳經濟特區數字經濟產業促進條例》(征求意見稿)和《深圳數據條例》的有力補充,而且區塊鏈技術本身體現了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智能合約等多個特點,是計算機技術的新應用。區塊鏈立法需要從網絡性、開放性、基礎性和其他價值出發,更多地體現區塊鏈賦能百行百業的功能,以及區塊鏈與特定行業相結合產生的附加價值和延伸價值。因此,為了擴展區塊鏈的健康成長并充分發揮其在各領域的賦能作用,區塊鏈立法勢在必行。”
根據不完全統計,區塊鏈發展已有十多年的歷史,中央和各省市陸續發布了超過60個相關指導意見和扶持政策,各級政府不斷加強對區塊鏈產業的引導力度,區塊鏈已經滲透到我們日常工作生活的各個方面。然而,區塊鏈缺乏法律體系的支持,行業發展帶來的社會問題、監管問題以及司法和執法等問題日益凸顯,深圳也不例外。深圳市信息服務業區塊鏈協會會長鄭定向指出:“這可能與區塊鏈產業的發展程度有關。區塊鏈技術應用更多地集中在底層,社會上對其不敏感,因此容易給人們一種區塊鏈應用不廣泛的錯覺。”“現在元宇宙的概念正在逐漸被接受。作為元宇宙的核心基礎,區塊鏈將在各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深圳擁有良好的元宇宙產業基礎,目前正積極推動數字孿生城市建設,因此,在此時推進區塊鏈產業發展立法是非常合適的。”
啟動區塊鏈立法,重點關注哪些問題?深圳大學法學院教授曾月英提出,深圳區塊鏈立法既要站在國家層面上,也要立足于深圳,立足于粵港澳大灣區,“需要綜合考慮內地、香港、澳門、臺灣地區四個不同的法域對區塊鏈的定義,用國際視野來融會貫通這四個法域對區塊鏈的共同理解。”
區塊鏈具有點對點、無主權和無特定法律責任承擔主體等特征,因此其立法顯得前沿和復雜。目前國內尚未出臺專門的區塊鏈立法。因此,與會專家認為,作為全國首個區塊鏈地方性法規研究,深圳的區塊鏈立法應在現有國家法律體系內進行探索和創新,在制度體系的建設上有所側重,內容上不要過于詳細地規定,為與相關專門法律的銜接預留空間,同時要保持立法的穩定性,結合元宇宙等新興產業的特點,與時俱進。立法應以促進產業發展為出發點,根據深圳區塊鏈產業的實際情況,分階段、分步驟地實施完成。
前海傳媒制作,黃海琳撰稿,崔智程編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包括圖片或視頻,如有)由網易號的用戶上傳和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