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1|瀏覽:249
五和地鐵站H出口不遠處,和磡村的一條小巷子里,九斤書店的紅色LED燈牌正在亮著光。
“9元一斤”的紅黃大字赫然于墻上,二手書籍稱重計價,都賣9元/斤。
最近,老板老何告訴我,疫情太難了,可能快撐不下去了...
“掛牌轉讓了半個月,不知道能撐多久”
愛看書的人越來越少,深圳的二手書店也越來越少了。
為數不多的店中,老何的九斤書店是特別的存在,店里幾乎所有的書,無論新舊,無論封底的標價是多少,都上秤計價,超過5本,就賣9元/斤。
“9元/斤,是我們摸索了很多年,大家能夠接受,利益最大化的模式,開店就賣9元,直到現在,一下子五六年過去了。”
老何是重慶人,2008年來了深圳,剛開始做的是開車搬運貨的行當。
后來思來想去,還是決定把車賣了,在深圳做自己最熟悉的生意——買賣二手書。
賣書、收書和保養書籍,老何有自己的講究,開店多年至少有一群熟悉的書友常常光顧,雖說沒賺到大錢,但能讓一家人吃飽飯。
疫情剛開始的時候,書店經營其實問題不大,尤其是去年上過一檔綜藝節目,還一度成為網紅店。
直到今年,和磡村只保留一個出入口,原本出地鐵口就能看見的書店,現在得繞一大圈才能光顧了。
書店失去人流量,每個月得交房租,家里還急需用錢。
百般無奈之下,老何只好把書店掛牌轉讓......
“為了交鋪租,我去打工了”
和老何見面是晚上的9點,那時候他剛剛下班回到店里。
是的,為了掏得起房租,老何年后開始去外面打工。每天從早干到晚,中途休息也不忘和看店的老板娘打個視頻。
干干凈凈的黑上衣,灰長褲,不高的個子,有些許皺紋的下垂眼總掛著讓人安心的笑,外表是個斯文人,卻出奇的能說會道。
老何是個特別真實的人,我問他能不能給大家推薦一些書目,文章可以展示出來,感興趣的朋友就能過來買。
他擺擺手說,現在評價書只會看商業上的價值,大家各有所好,自己喜歡更重要。
“打工包吃包喝可以拿5000多,勤快點可以拿6000多,你說這多好,店租也省下來了。”
轉讓書店,是今年深思熟慮做過的決定,房東見經營不易,主動給他減租2000元,可長久下去并不是辦法。
有書友知道他的窘境,給他匿名轉賬1000元,老何也沒有收下。
也有書友說自己在惠州有一套房子,可以讓他搬過去接著做這門生意,永遠不收租金,還在網上幫忙做廣告,他一并婉拒了。
“我們在這里做熟了,還是希望這個門口可以打開就好,我有時在門口吆喝兩下,也能吸引到人...”
“別為同情老何而來,這里是個大寶庫”
聊天的時候,我提到一個想法,老何特別認同。
我希望大家光顧九斤書店不是因為對老何處境的憐憫,而是因為真心喜歡這家店。
九斤書店是個很神奇的地方,你可以用實惠的價格,淘到意想不到的寶藏。
這里不缺文學經典,成色很新
國內國外經典小說特別多,金庸、古龍的武俠經典很齊全,未拆封的泰戈爾詩集、人民文學出版社的西游記都有。
書籍沒有很整齊的分類,主要因為老何想給書友保留“淘寶”的樂趣。有的小說分上下冊,如果你只發現了上冊,沒準下冊就藏在正對面的書架上。
小朋友必需的工具書、童書教輔
中英文詞典,有的全新要賣一百多塊錢,這里也只賣9元/斤。每年開學是店里的旺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