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8|瀏覽:269
小編提示:
來源:萬博體育足球分析
在傳統的貨幣銀行學中,存在一個“不可能三角”,即開放經濟下,一國無法同時實現貨幣政策的獨立、匯率的穩定和資本自由流動。最多只能同時滿足兩個目標,并放棄另一個目標。同樣地,當前的區塊鏈技術也存在著“不可能三角”,即無法同時實現“高效低能”、“去中心化”和“安全”這三個要求。具體來看:
1. 追求“去中心化”和“安全”則無法達到“高效低能”
比特幣區塊鏈技術是追求“去中心化”和“安全”的技術,采用擁有時間戳的“區塊+鏈”的結構。在可追溯、防篡改方面具備安全優勢,也容易分布式系統中的數據同步。但是,若需要對信息進行查詢、驗證,則涉及到對鏈的遍歷操作,而遍歷是較為低效率的查詢方式。在數據存儲上,它的每一個節點都需下載和存儲所有數據包,利用強冗余性獲得強容錯和強糾錯能力,使得網絡可以民主自治,但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校驗成本和存儲空間損耗。隨著區塊鏈技術所承載的內容增多,單個節點的存儲空間將是一個問題。在并發處理上,比特幣區塊鏈技術最終只允許一個“礦工”獲得記賬權建立一個交易區塊,這種機制可以有效保證一個民主網絡運行的安全和穩健,但其實質上是擁有所有數據的整個“鏈條”在進行串行的“寫”操作。相比關系數據庫將數據分為若干表,僅僅根據操作涉及的數據鎖定若干表或表中的記錄,其他表仍能并發處理相比,比特幣區塊鏈技術的串行操作效率遠低于普通數據庫。在對內容的驗證上,不像分布式數據庫系統一樣以地址引用的方式存儲數據,比特幣區塊鏈讓每個節點都應擁有所有的內容,同時,對區塊內的所有內容進行哈希,這增強了民主性和安全性。但是這種整體哈希的設計思路則意味著不能以地址引用的方式存儲數據,否則由于所引用地址上所存儲的信息并未進行哈希校驗,則可能存在篡改。因此,比特幣區塊鏈技術缺乏高效的可擴展性,在對大型內容的處理上存在效率問題。
2. 追求“高效低能”和“安全”則無法完全實現“去中心化”
為了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解決比特幣區塊鏈技術所采用的工作量證明方式的低效性,權益證明(Proof of Stake)和股份授權證明(Delegate Proof of Stake)等機制被采用。但無論是基于網絡權益代表的權益證明,還是利用101位受委托人通過投票實現的股份授權證明,都實質上是對“去中心化”的退讓,形成了部分中心化。同樣在區塊鏈技術的演化上,除了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公有鏈技術外,又衍生了聯盟鏈技術和私有鏈技術。聯盟鏈技術只允許預設的節點進行記賬,加入的節點都需要申請和身份驗證,這種區塊鏈技術實質上是在確保安全和效率的基礎上進行的“部分去中心化”或“多中心化”的妥協。而私有鏈技術的區塊建立則掌握在一個實體手中,且區塊的讀取權限可以選擇性開放,它為了安全和效率已經完全演化成為一種“中心化”的技術。
3. 追求“高效低能”和“去中心化”則必須犧牲“安全”
一個極端的案例便是基于P2P(Peer-to-Peer)的視頻播放軟件。以往當在線觀看人數增多時,基于中央服務器設計的視頻服務器會因承載壓力變大而速度緩慢。為了提高效率,P2P視頻播放軟件的設計使得一個節點在下載觀看視頻文件的同時也不斷將數據傳輸給別人,每個節點不僅是下載者,同時也是服務器,資源的分享形成不再依賴于中央服務器的“去中心化”模式。同時,由于視頻一秒有24幀,少量圖片的局部數據損壞并不影響太多的視覺感官。但用于數據校驗而出現的圖像延遲則是不可接受的。于是P2P視頻播放軟件犧牲了“安全”性,允許傳輸的數據出現少量錯誤。在這種去中心化的網絡中,參與的節點越多,數據的傳播越快,傳播的效率越高。但是,對于嚴謹的金融行業來說,數據的錯誤是不可接受的,安全也是這一行業所首要考慮的問題。
總之,當前的技術條件下,尚不能做到“高效低能”、“去中心化”和“安全”三者兼備的區塊鏈技術。但如果對某個或幾個要求進行妥協,則新技術集合將更符合實際需求,它對實際應用的吸引力可能會增強。
熱點:區塊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