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8|瀏覽:310
區塊鏈技術是通過去中心化的方式集體維護一個可靠數據庫的技術方案。這個技術方案讓區塊通過密碼學方法關聯起來,并按時間序列排序。每個區塊包含了一定時間內交易的全部數據信息,并且將生成數字簽名及驗證信息的有效性數據鏈接到上一個區塊。由此形成一條主鏈。
區塊是交易數據的集合,并且包含由系統時間產生的時間戳,具有上一區塊的標記。一個有效區塊只有得到全網絡的認可后,才能被添加到主區塊中。一旦進入區塊鏈,它就成為永久的記錄。比如,我們到銀行ATM機上取錢,完成交易后ATM機會打印一張交易記錄單。這樣,區塊就是區塊鏈網絡對一定時間段內的交易的記錄單。它的認可不是來自某一家銀行,而是由全網的節點去完成。一旦被認可,它就會鏈入到主區塊鏈中,成為可被全網公開查閱的永久性記錄數據。
對于區塊鏈還有一種財務方面的類比:區塊鏈是一本總賬,它記錄著當前網絡內所有的交易信息,這本總賬是公開的,所有的人都可以看到。這一本總賬由賬頁組成,每一頁上記載著若干項交易的信息,包括交易時間、交易對象、交易數量以及交易的生成日期等,加蓋了時間戳,并記錄了它的前一項交易的信息,形成了一個時間序列的鏈條結構。 "賬頁"就是組成區塊鏈這個總賬本的"區塊"。
區塊鏈技術基礎的三部分
1. 點對點傳輸信息的網絡(P2P網絡)。有了這個網絡,任一節點可以把自己的交易信息向網絡進行“廣播”,同時獲取總帳內容。
2. 密碼技術。采取“公鑰”和“私鑰”相結合的方式,確保交易賬戶的安全。
3. 共識機制。即網絡中的所有節點需對區塊鏈的算法達成共識,節點之間無須互相信任,通過算法計算出的信息可以確保交易可靠并實現數據安全存儲。節點產生的每一個新區塊,需要得到全網絡51%以上的共同認可,才能加入全網的區塊鏈中,構成不可篡改的總賬的歷史記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