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7|瀏覽:287
當人們學習新事物時,通常會采用一種途徑將新的未知事物轉化為已知事物來理解和消化。例如,對于從未見過壽司的人,他們會覺得壽司就是下面一團米飯,上面一個生魚片,米飯和生魚片分別是已知的,加在一起就構成了壽司。
如果一個從未接觸過區塊鏈或分布式賬本技術(DLT)的技術人員第一次接觸區塊鏈時,很可能會從已知的技術中尋找對應標準。區塊鏈是干什么的?在區塊鏈出現之前,這個功能是由什么技術實現的呢?通常會得出這樣的結論:這就是一個分布式數據庫。區塊鏈如同壽司,而分布式數據庫就是米飯加生魚片。事實上,分布式數據庫并非新技術,基本上每個常用的數據庫產品,例如MySQL、Oracle、MSSQL等,都支持分布式。假如你打算開發一個區塊鏈項目,但不使用區塊鏈,而使用傳統的“數據庫”,也同樣可以做到。與傳統數據庫相比,區塊鏈同步性能遠遠遜色,所以區塊鏈可以被稱為“性能最差的分布式數據庫”。那么為何會對全世界產生如此大的影響呢?這不純屬吹牛逼嗎?
我思考了很久,根據我個人觀點,將區塊鏈與傳統的分布式數據庫做數據層進行對比,本質上區別不在于性能和效率,而是區塊鏈可以被稱為是第一代的“沒有所有權的數據庫”。即使這個數據庫的性能和效率非常差,但在我看來,區塊鏈和傳統數據庫的真正區別在于:有所有權和沒有所有權。
傳統的數據庫進行分布式,無論規模如何,最高權限的賬號都是有控制權的。這個賬號可以在數據庫中增刪改查,甚至回滾、重啟、銷毀整個數據庫。實際上,誰擁有了這個賬號,就代表著誰擁有了整個數據庫和全部數據,以及基于數據的上層應用生態。
區塊鏈之前經常采用基于“所有權”所構建的商業模式。正因為我“擁有”這個數據庫,我才“擁有”這個數據庫及其上層生態所衍生出來的全部收益,我也有權利去決定整個生態的規則和玩法,以及生態內部的利益分配模式。
普遍的互聯網行業玩法是融資、燒錢、補貼、廣告和擴張,以成為行業第一或第二,然后擊敗其他競爭對手,占領市場。占領市場意味著擁有絕大部分用戶的賬號和數據,以及絕大部分流量。之后,當時機成熟時,將規則和玩法改變,從免費補貼變成收費提成,以回收之前燒掉的錢。
最明顯的行業就是打車軟件。開始通常采用雙向補貼,不惜任何代價。補貼的多的勝利,您補貼3元,我補貼5元,看誰先撐不住,誰撐不住,誰的用戶將成為我的用戶,司機也將不再使用您的軟件接單,而是轉而使用我的。漸漸地,市場上只剩下我一家,出行必須使用我的軟件,我可以提高費用。以前的行程是10元,我現在收取15元,額外的5元是我最后的獎勵。
打車軟件的后臺使用的也是數據庫,同樣采用分布式數據庫技術,但是這個分布式數據庫是有所有權的。AAA出租車軟件的用戶數據庫最高權限的賬號一定是在AAA出租車公司的手中。BBB出租車公司不可能使用AAA出租車公司的數據庫,否則會帶來麻煩。這就是基于“所有權”的商業競爭方式。
現在問題來了:如果AAA出租車公司不具有該數據庫的所有權,那么游戲規則會怎樣改變呢?很明顯,游戲規則將與以往不同,AAA出租車公司不敢,也不愿意花大筆資金補貼,因為他不能從“擁有該數據庫”的優勢地位中獲益,或很難獲益。
熱點: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