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6|瀏覽:281
如果說比特幣代表的區塊鏈1.0時代,為價值轉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那么,以太坊代表的區塊鏈2.0時代,則讓區塊鏈商業應用變得可能。
比特幣開啟了區塊鏈1.0時代。1.0時代的顯著特征是:為價值轉移提供了一個不一樣的思路,即:價值轉移不再依賴于像銀行這種中心化機構。這一時期,隨著比特幣被越來越多人熟知,許多人開始借鑒比特幣的思路,于是出現了大量的山寨幣。
這些山寨幣的源代碼和比特幣類似,所以稱之為山寨幣。但是這一時期的山寨幣,并沒有什么實質性突破,也就是說,比特幣的不足,他們也照樣有,沒有什么突破性的改進。但是,人們也并不沒有對比特幣存在的問題聽之任之,比特幣社區里面的很多人,都希望能夠通過各種各樣的技術手段來解決這些問題,把比特幣這個系統改造得完美一些。
其中,有一位俄羅斯少年,名叫布特林,他也迫切地希望能夠盡快彌補比特幣系統的不足。布特林通過“魔獸世界”游戲認識到了中心化的弊端,他開始尋找打破中心化的方式。布特林從他程序員父親那里認識到了比特幣,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以至于他決定從滑鐵盧大學輟學,去周游世界,與全世界區塊鏈愛好者共同交流學習。當時,比特幣愛好者正在全力以赴地為比特幣增加更多的功能性,打造比特幣2.0。但布特林認為,建立一個全新的編程語言才是比特幣的當務之急。
于是,年僅19歲的布特林撰寫了一套新的白皮書,《以太坊白皮書》的雛形。其中提到:希望能夠基于通用的編程語言,創建各種各樣的應用,比如社交、交易、游戲。這些觀點得到了比特幣社區的強烈反響,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了以太坊的設計之中。最后,這個項目被布特林命名為“以太坊”,因為“以太”是一種在科學理論下還未被證實的物質,暗含了布特林對項目的期待。2015年6月,以太坊正式發布。
之后的兩年間,以太坊催生的加密貨幣“以太幣”成為繼比特幣之后非常受追捧的數字資產,布特林也從一個初出茅廬的少年變成了區塊鏈大神級人物“V神”。以太幣的價格在2017全年翻了85倍;由以太坊奠基的ICO在2017年成為最火的資金眾籌方式,全球通過ICO募集了超過40億美元;2017年,全球電子貨幣的市場總值從年初的180億美元暴漲到5600億美元。
以太坊的出現激活了區塊鏈背后的巨大潛力,為什么這么說呢?以太坊引入了“智能合約”,是通過程序實現去中心化的自動執行。這個叫做”智能合約賬號“的賬戶,它只會按照代碼去執行。這一技術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泛,涉及保險、股權、信托等等,可以說凡是需要信任為基礎的活動都可以應用這一技術。
以太坊的共識機制也和比特幣不同。以太坊提出的“權益證明”類似于股東機制,誰持有幣,誰就有網絡的控制權。
盡管有一些困難和問題,以太坊對于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而言,的確是一次飛躍性的突破,它代表了區塊鏈2.0時代,讓區塊鏈商業應用變得更加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