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4|瀏覽:286
當我們談論“元宇宙”我們真正談論的是從一個基于社會的全球轉型平面媒體(以第三人稱經驗)到一個基于沉浸式媒體(以第一人稱體驗)。
沉浸式媒體的兩大支柱是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的概念。這兩個短語已經存在了30年,VR出現在1980年代后期,AR出現在1990年代初期。
關鍵的區別是用戶感覺在場的地方。在虛擬現實中,用戶感覺在模擬環境中,而在增強現實中,用戶感覺在真實和虛擬內容的組合世界中。
這出現以下定義:
虛擬現實(VR)是一種身臨其境的交互式模擬環境,以第一人稱體驗,為用戶提供強烈的存在感。增強現實(AR)是一種沉浸式和交互式環境,其中虛擬內容層在空間上注冊到現實世界并以第一人稱的方式體驗,為用戶提供在真實/虛擬組合空間中的強烈存在感。
為了實現真正的VR或AR體驗,用戶必須能夠以自然和身臨其境的方式與虛擬內容進行交互。這將VR與3D電影和模擬區分開來。它還將AR與“平視顯示器”(HUDS)區分開來,后者將非沉浸式內容投射到用戶的視線中,例如文本、數據和簡單圖像。
幾十年來,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是學術界和工業界使用的主要詞組,但近年來其他詞變得非常流行。例如,擴展現實(XR)的出現是為了描述VR和AR的全部功能,現在是多種形式的沉浸式媒體的便捷包羅萬象。
混合現實(MR)一詞也非常流行,但會引起混淆,因為它主要是增強現實的同義詞。2010年中期,微軟推出了開創性的HoloLens頭戴設備,并在其營銷語言中使用了“混合現實”一詞,這種流行開始了。從那時起,人們經常尋找區分AR和MR的方法,但這主要是一個偏好問題。
隨著一些公司使用不精確的語言銷售智能眼鏡,將某些產品描述為AR/MR,而這些產品實際上是平視顯示器,將非沉浸式內容呈現到用戶的視線中,因此出現了額外的混亂。此類設備可能非常有用,但與真正的增強現實眼鏡(如微軟的HoloLen和Snap的最新眼鏡)相比,會引起市場混亂。
更令人困惑的是,元宇宙這個詞已經變得非常流行。這個詞起源于90年代的科幻小說,但直到Facebook(現在的Meta)將其營銷力量置于其背后時才被廣泛使用。毛球科技認為,可以定義為:
元宇宙是一個持久的、身臨其境的模擬世界,大量同時存在的用戶以第一人稱的方式體驗,他們具有強烈的相互存在感。它可以是完全虛擬的(虛擬元宇宙),也可以是覆蓋在現實世界上的虛擬內容層(增強的元宇宙)。
有人說元宇宙還必須包括行為規則和功能經濟。雖然許多世界都會有這樣的特性,但對于定義來說,它感覺太局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