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4-06|瀏覽:2770
區塊鏈產業政策及監管制度的趨勢判斷
1、政策發布頻率將會降低,監管力度將進一步加強
經歷了2020年區塊鏈產業政策的發布高潮,全國大多數省市都已經發布了區塊鏈政策/專項計劃,其中專項計劃多以三年為期。這也就意味著,這些發布三年計劃的省市在未來2-3年間不會再次發布專項計劃,其他已發布區塊鏈政策的省市短期也不會重復制定或修改相關政策。所以可以預期的是,區塊鏈產業相關的政策發布頻率可能會降低,但這并不意味著產業熱度會減弱。
國際上越來越多的主流機構及投資者認可和參與虛擬貨幣交易,虛擬貨幣在國內的熱度正在被再次拉升,普通投資者參與的熱情與日俱增,各類相關的交易營銷活動也可能死灰復燃,所以短期內我國監管部門將保持對虛擬貨幣的高壓態勢,繼續加強對虛擬貨幣交易和ICO等非法活動的監管力度。
2、數字人民幣落地促使相關法律體系更加完善
2020年是數字人民幣研發和應用試點極其迅速的一年,數字人民幣的輪廓已基本呈現在世人面前。而國際上關于數字貨幣的競爭也日益激烈,各國都在加速推進數字貨幣研發進程。我國的數字人民幣項目如今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但若要保持這種優勢,除了技術和應用落地上要繼續加大力度,與之配套的法律框架和更加完善的監管體系同樣重要。在當前數字人民幣技術和應用進展順利的情況下,為數字人民幣及其相關產業制定相關法律規范及行業標準將成為央行及其相關監管部門的重要任務。同時,為了保證數字人民幣的有序發行流通,加強數字人民幣相關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也已迫在眉睫。
3、賦能新基建與數字經濟將成區塊鏈政策的主要目標
2020年作為“雙循環”與“十四五”起步之年,新基建與數字經濟發展必將高歌猛進。作為新基建與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區塊鏈產業也將受兩大發展重點帶動,在技術與應用取得全新進展,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政策將在兩大重點領域加速區塊鏈布局,為區塊鏈全面賦能新基建與數字經濟提供可靠保障與大力扶持。
4、監管沙盒成為區塊鏈治理的重要選項
對區塊鏈等新型技術產業的監管應該在鼓勵技術創新和加強監管力度之間尋求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沙盒監管是現階段全球監管部門正在嘗試但仍應加大實踐力度的監管模式,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已經將監管沙盒運用于區塊鏈領域。在沙盒模擬中,監管部門能發現區塊鏈技術應用存在的各類問題,為之后制定全局監管策略提供緩沖期和經驗積累空間,并與產業端協商解決方案,促進區塊鏈技術在產業端的健康有序發展。而在區塊鏈監管和治理實踐中,也可以依次采取單試驗項目、局部試點、產業沙盒,最后與全國乃至全球范圍內的沙盒聯盟協調發展的漸進式監管路徑。
5、“以鏈治鏈、全面監管”將是基本治理原則
對區塊鏈的監管應堅持“以鏈治鏈、全面監管”的基本原則,借助實名制和備案制等機制設計,并通過設置鏈上監管節點,加速實現對鏈上活動的協同監管和穿透式監管,在降低監管成本的同時提升監管的主動性和及時性。這是因為,區塊鏈不僅是被監管的對象,同樣也具備賦能監管科技的能力,有望成為監管科技的技術基礎。區塊鏈在監管體系中應用可以加強多主體間的協作效率,鏈上積累的海量數據也可以用于監管規則模型提供運行和優化支撐,更加有效地適應前瞻性監管和監管協調需求。監管部門對金融領域的區塊鏈監管也將更多聚焦應用層和業務層。就技術自身而言,無需將區塊鏈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其他金融科技區分,按正常的技術監管模式予以監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