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3|瀏覽:304
區塊鏈是什么?到目前為止,我們所認可的區塊鏈概念來源于2008年10月31日的一篇文章《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這篇文章主要討論了比特幣系統軟件,但并沒有明確說明區塊鏈的概念和定義。然而,這篇文章中指出,區塊鏈是用于虛擬貨幣交易賬務歷史時間的算法設計。
官方網站提供了一種定義,將區塊鏈描述為一種分布式數據庫技術,可維護數據信息塊的鏈式結構,可以保留不可修改的信息記錄,從而實現穩步增長的記錄。
區塊鏈的基本概念包括三個要素:交易、區塊和鏈。交易是對賬本的實際操作,一次交易可以造成賬本狀態的一次更改,如加上一條交易記錄;區塊記錄了一段時間內產生的所有交易和狀態結論,是對現有賬本狀態的一種共識;鏈是由區塊依次產生的、記錄全部賬本狀態轉變的系統日志記錄。如果將區塊鏈比作一個運行狀態的設備,那么每次交易就是一次嘗試更改狀態,而每次共識形成的區塊,都是所有參與者對區塊中交易所造成的狀態更改結果的確認。
為了實現這個過程,必須有一個分布式系統的信息記錄賬本,該賬本只能添加信息,不允許刪除。賬本的基礎構架是一個線性的單鏈表,這也是“區塊鏈”的名稱來源。每一個區塊都是由多個交易記錄構成的,先前的區塊哈希值(prehash)鏈接到后續區塊,新的信息必須添加到一個新的區塊中。通過哈希值的計算方法可以快速檢測出每個塊和塊中交易記錄的合法性。任何人都可以維護、連接點都可以推薦一個新的合法區塊,但需要通過一定的共識機制才能選擇最終的區塊。
注解:哈希值(prehash)是電子計算機中非常基本的hash算法投射,可以將任意長度的二進制字符串投射為較短的二進制字符串,不同的字符串難以產生相同的哈希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