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3|瀏覽:312
區塊鏈是一種基于互聯網的技術,它可以追究商品溯源、辨別真偽、保護網絡安全。在這個網絡犯罪詐騙泛濫的時代,密碼被盜用成為了犯罪最常見的手段。
區塊鏈技術可以讓密碼變得更安全嗎?這就涉及到了區塊鏈的密碼學。
信息安全及密碼學技術,是整個信息技術的基石。在區塊鏈中,也大量使用了現代信息安全和密碼學的技術成果,主要包括:哈希算法、對稱加密、非對稱加密、數字簽名、數字證書、同態加密、零知識證明等。本章從安全的完整性、機密性、身份認證等維度,簡要介紹區塊鏈中安全及密碼學技術的應用。
· 完整性(防篡改)
區塊鏈采用密碼學哈希算法技術,保證區塊鏈賬本的完整性不被破壞。哈希(散列)算法能將二進制數據映射為一串較短的字符串,并具有輸入敏感特性,一旦輸入的二進制數據,發生微小的篡改,經過哈希運算得到的字符串,將發生非常大的變化。此外,優秀哈希算法還具有沖突避免特性,輸入不同的二進制數據,得到的哈希結果字符串是不同的。區塊鏈利用哈希算法的輸入敏感和沖突避免特性,在每個區塊內生成包含上一個區塊的哈希值,并在區塊內生成驗證過的交易的 Merkle 根哈希值。一旦整個區塊鏈某些區塊被篡改,都無法得到與篡改前相同的哈希值,從而保證區塊鏈被篡改時,能夠被迅速識別,最終保證區塊鏈的完整性(防篡改)。
· 機密性
加解密技術從技術構成上,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對稱加密,一類是非對稱加密。對稱加密的加解密密鑰相同;而非對稱加密的加解密密鑰不同,一個被稱為公鑰,一個被稱為私鑰。公鑰加密的數據,只有對應的私鑰可以解開,反之亦然。區塊鏈尤其是聯盟鏈,在全網傳輸過程中,都需要 TLS(Transport Layer Security)加密通信技術,來保證傳輸數據的安全性。而 TLS 加密通信,正是非對稱加密技術和對稱加密技術的完美組合:通信雙方利用非對稱加密技術,協商生成對稱密鑰,再由生成的對稱密鑰完成數據的加解密,從而同時利用了非對稱加密不需要雙方共享密鑰、對稱加密運算速度快的優點。
· 身份認證
單純的 TLS 加密通信,僅能保證數據傳輸過程的機密性和完整性,但無法保障通信對端可信(中間人攻擊)。因此,需要引入數字證書機制,驗證通信對端身份,進而保證對端公鑰的正確性。數字證書一般由權威機構進行簽發。通信的一側持有權威機構根 CA(Certification Authority)的公鑰,用來驗證通信對端證書是否被自己信任(即證書是否由自己頒發),并根據證書內容確認對端身份。在確認對端身份的情況下,取出對端證書中的公鑰,完成非對稱加密過程。
· 其他應用
此外,區塊鏈中還應用了現代密碼學最新的研究成果,包括同態加密、零知識證明等,在區塊鏈分布式賬本公開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提供隱私保護能力。這方面的技術,還在不斷發展完善中。
區塊鏈安全是一個系統工程,系統配置及用戶權限、組件安全性、用戶界面、網絡入侵檢測和防攻擊能力等,都會影響最終區塊鏈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區塊鏈系統在實際構建過程中,應當在滿足用戶要求的前提下,在安全性、系統構建成本以及易用性等維度,取得一個合理的平衡。
熱點:區塊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