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1|瀏覽:254
在智能合約審計過程中,常見的漏洞有時間戳依賴性、再入攻擊、功能可及性的差異、印刷錯誤、隨機化不安全性和人類代理和契約之間的混淆等。而對于優秀的合同創建者來說,審計成本將是最緊迫的問題。智能合約安全審計的成本可能在5,000美元到15,000美元之間。但是,新的合同審計工具的成本和審計人員的工資可能有助于避免安全缺陷導致的高得多的價格。
智能合約的審計集中于識別創新合同編程中的漏洞。智能合約漏洞可以分為嚴重、中等、輕微和信息性四個不同的類別,每個類別都有獨特的反響。在檢查完代碼漏洞變化后,確定是否可以利用這些缺陷是非常重要的,有三個級別的代碼利用:高、中、低。
由于區塊鏈網絡上的交易無法撤銷,智能合約的安全漏洞將使消費者無法取回他們的資產。因此,在實施智能合約之前發現弱點可以防止安全漏洞的不良和代價高昂的影響。智能合約審計將強調分析支持智能合約條款和條件的代碼,以更快地識別漏洞。
熱點:智能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