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19|瀏覽:284
當前主流的區塊鏈架構包含六個層級,即網絡層、數據層、共識層、激勵層、合約層和應用層。其中,數據層和網絡層的位置在圖中被對調,原因將在下一節中介紹。網絡層是區塊鏈網絡本質上的一個P2P(Peer-to-peer點對點)的網絡。
區塊鏈的發展經歷了1.0和2.0兩個時代。1.0時代是數字貨幣時代,其技術基礎主要包括以區塊為單位的連莊數據塊結構、全網共享賬本、非對稱加密、源代碼開源等。而2.0時代則包括智能合約等技術。
區塊鏈技術的核心在于多種技術整合創新的結果,是一個弱中心的、自信任的底層架構技術。與傳統互聯網技術相比,它具有較大的革新性。本文將深入分析區塊鏈的基本技術模型。
首先,需要了解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其次,區塊鏈系統的組成架構主要由數據層、網絡層、共識層、激勵層、合約層和應用層組成。其中,數據層封裝了底層的存儲,網絡層負責數據傳輸,共識層實現共識算法,激勵層提供激勵機制,合約層實現智能合約,應用層則是區塊鏈的上層應用。
除此之外,本文還介紹了區塊鏈的組成模塊,包括存儲、處理、通信等計算元素,并深入剖析了區塊鏈所采用的技術原理與模型架構。
最后,本文還介紹了區塊鏈技術中的三個層次,即協議層、客戶端層和業務層,以及區塊鏈中的兩個關鍵技術,即哈希算法和共識機制。
希望本文的介紹能讓讀者對區塊鏈的基礎技術架構有更加深入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