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12|瀏覽:267
小編:記得關注哦
來源:鉆石財訊
區塊鏈技術如今非常流行,但是它到底是什么呢?是如何工作的,解決了哪些問題,又有哪些用途呢?今天我來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一下。
區塊鏈顧名思義,就是一組包含數據塊的數據鏈條。它最早出現在1991年,由一群研究人員用來給數字化文檔打時間戳,以使得這些文檔不能被篡改,看上去區塊鏈技術就像一位公證人一樣。然而這個技術自從那之后就沒有再發揮其它作用,直到2009年一個叫中本聰的人采用區塊鏈技術創造了數字加密貨幣比特幣。
一條區塊鏈就是對所有人完全公開的分布式賬本,它有一個很有趣的屬性:一旦數據被記錄到區塊鏈中后就很難再發生改變。那么它到底是如何工作的呢?接下來讓我們首先來觀察一下單個區塊的組成。
每個區塊都包含了三個重要的部分:數據,哈希值,前一個區塊的哈希值。其中數據部分跟區塊鏈的類型有關,例如:比特幣區塊鏈中的區塊保存了相關的交易信息,包括賣家買家以及交易比特幣的數量。接下來我們再來說下哈希值,它就像區塊的指紋一樣,用來標識區塊和它包含的數據。
一旦某個區塊被創建,它的哈希值就被唯一的確定下來啦,改變區塊中任何一丁點兒的內容,都會使得它的哈希值發生很大的變化。也就是說當你需要檢查區塊是否被篡改時只需要檢測它的哈希值是否發生變化就可以了。如果一個區塊的哈希值發生了變化,那它的內容一定發生了改變。它就再也不是之前的區塊啦!
區塊中包含的第三個元素是前一個區塊的哈希值,這個元素使得區塊之間可以形成一個鏈條,并且能夠使得區塊鏈十分的安全。假設現在你篡改了2號區塊里面的數據,這將使得2號區塊的哈希值也跟著發生改變。那么這也將使得3號區塊的指向變得非法,進而使得其后續所有區塊都變得非法。所以改變一個區塊會使得其后續所有區塊變得非法。
但是僅使用哈希值的檢測方法不足防止用戶篡改區塊,因為以現在計算機的速度,每秒能夠計算成千上萬的哈希值,你完全可以篡改一個區塊,并本文網友投稿,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區塊鏈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熱點:區塊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