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23|瀏覽:288
雖然NFT市場正在集體降溫,但NFT仍然是加密領域最為關鍵的構成部分之一。不同類型的NFT產品因市場人氣和潛力被劃分為不同等級。那些憑借著社區共識和運營手段的NFT項目成為了藍籌項目,占據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
NFTGO數據顯示,截至3月21日,過去一年中,NFT總市值(以太坊為例)從332.5億美元跌至221.7億美元,跌幅33.3%;月交易額從最高的約35.3億美元跌至10.1億美元,下降了超過71.3%。NFT的持有者總數已攀升至超過428萬,但近期增速明顯放緩,盡管過去一年的增長速度為113.3%,但今年以來僅增長了1.9%。與此同時,月交易者數量也出現了不小幅度的回落,從過去一年最高的超過41.4萬下降至18.6萬,跌幅約為55%。此外,從買賣家數量變化來看,過去一年買家數量呈小幅下降趨勢,而賣家數量則大幅上漲,意味著市場購買力出現顯著下降,投資者更愿意出售手中的NFT資產。
藍籌項目的市場活動減緩和資金出逃也是整個NFT市場低迷的主要原因之一。據NFTGO數據顯示,過去一年,藍籌項目指數已下降了超過54.7%。根據銷售額排名前十的藍籌項目數據顯示,這些NFT項目占據整個市場的33.8%,但近一年來,它們的均價平均下跌了46.9%,交易量則下跌了超過13.3%。其中,Art Blocks、ClONE X、Moonbirds和Doodles的平均售價跌幅均超過70%。
即使是藍籌持有人數量,大部分NFT的變化也不大,只有Bored Ape Yacht Club、Mutant Ape Yacht Club、Azuki和CLONE X的跌幅較多。但這些藍籌項目的大部分持有者都是“鉆石手”,平均持有時間超過三個月,占比高達75.1%。
藍籌NFT被視為可以產生長期投資穩定回報的項目,但市場表現目前并不樂觀。持有者是否還會繼續長期持有?從近期種種跡象來看,許多藍籌NFT項目的商業模式和運營策略正在引起社區成員的不滿。
從最初的思潮實驗到顛覆商業模式,指數級增長的市值證明了外界對NFT價值捕獲的認可。但近期市值規模的縮水也顯示出市場對NFT的創新玩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盡管藍籌NFT項目已經占據了不小的優勢,但它們之間的差距依然很大。例如,Yuga Labs打造的IP帝國賦予持有者完全的IP商業使用權利,在藍籌NFT領域有多個項目。而Moonbirds、Doodles和CLONEX等NFT在短暫成功后的經營和商業模式正飽受持有者質疑。
例如,Moonbirds在打出多個系列NFT項目、開放版權等玩法后仍難以復制往日輝煌,毫無新意的玩法更引發社區質疑;Doodles并未完全將IP權利直接賦予個人,而且通過商品銷售獲得的收入限制在10萬美元等Web2式的行為本就引發了其不夠Web3化的質疑。近期,它宣布在Flow區塊鏈上開展Doodles 2項目后更是引發了投資者的不滿。其創始人Jordan Castro宣布Doodles將從一個“NFT 項目”發展成一家“領先的媒體特許經營公司”,引發社區成員炮轟其無視持有者權益,一度引發拋售潮;知名運動品牌Nike旗下的NFT潮流品牌RTFKT Studios與藝術家村上隆合作的CloneX則因品牌給NFT持有者空投折價卷、非美地區無法兌換實體鞋等多個騷操作而遭到砸盤拋售。
社區文化和價值決定著項目的生命力,而社區文化也直接影響著項目的成敗。對于NFT項目而言,長期的不作為最終都會被市場淘汰。然而,在多變的市場中,鮮少有人能夠一直拿穩贏的劇本。比如Blur憑借著流動性攻擊就打破了交易市場格局。當前,NFT應用場景正在不斷被拓寬,新敘事,如比特幣NFT、AI生成的NFT項目等,以及新玩法,如NFTFI、動態NFT等,都在快速蠶食市場份額,NFT市場正面臨著洗牌。
總之,NFT之所以不同于小圖片,關鍵在于背后的價值,而社區成員在捕獲價值的同時也會為項目本身價值提供支撐。對于這些藍籌項目而言,如果不能尋找新的商業或發展模式,完成差異化轉型,將項目價值回饋給社區,那么被替代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