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17|瀏覽:303
世界許多國家都有一個共同的趨勢:黃金儲備的百分比一直在上升,一些主要國家的黃金持有量已達到其儲備的70-80%,并且仍未接近上限。這些激進的購入凸顯了美國貨幣體系的疲軟。
長期以來,黃金一直是經濟衰退和金融危機時的重要對沖工具,但在過去的十年里,比特幣已經開始嘗試取代黃金。有時它甚至被稱為“數字黃金”,加密貨幣與黃金的繁榮和蕭條相呼應,只是波動要大得多。
比特幣在2022年已經貶值了60%以上,截至12月30日,價格在1.65萬美元左右徘徊——這遠低于2021年的高點。
在其短短的13年生命周期中,比特幣已經大幅增長,目前市值達到近五萬億,但比較黃金來說,它的體量仍然很小。
僅2021年的黃金產量就相當于比特幣整個市值的一半,而黃金的市值估計約為11.7萬億美元,是加密貨幣的20多倍。
比特幣更容易被替代,區塊鏈和密碼學都不是比特幣獨有的,除了較為突出的以太坊(ETH),還有大約數千個數字貨幣與之競爭。
相比之下,黃金被取代的風險要低得多。黃金在藝術領域及許多技術和工業應用中是不可被替代的。
在最近的一份研究報告中,高盛(Goldman Sachs)預測,從長遠來看,黃金的表現將超過比特幣。而比特將延續以往,還會是一種高度波動的資產。
聲明: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